打開東鳳鎮地圖,可以發現穗成村的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其東臨雞鴉水道、大沙島,占地約555畝的和穗濕地生態公園和屹立在旁的孖水天后宮讓這一嶺南村莊多了一種大氣而悠遠的美。村內阡陌縱橫,分布著約350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又讓這個村莊在商業文明的浸潤中,呈現出開放與包容的氣質。
2021年,穗成村被選定為特色精品示范村之一,這對于曾經是貧困村的“后進生”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鄉村為誰而建、為誰而興?如何真正讓村民從中獲益?一年多的時間里,縈繞在村兩委腦海中的答案越來越清晰:項目應為村民而建,從先配套、再招商到先招商、再配套,從村委“包辦”到引進專業公司……讓村民做鄉村振興的主角,穗成村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
▲航拍東鳳鎮穗成村。 記者 余兆宇 攝
抓住重點破局
全面提升人居環境
70多歲的黃伯從去年起明顯感受到村子在改變。此前,如蜘蛛網般交織在居民樓中間的供電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簡稱“三線”)不僅有礙村容村貌,而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穗成村通過采取“中山鄉村(社區)信息通信新基建工程”整治模式推動整村全覆蓋進行“三線”整治,施工隊于2021年5月14日進場施工,到2021年底整村“三線”整治工作完成,全面覆蓋1735個用戶,以最簡潔的布線最大限度規整小區內的“三線”,做到三網融合。安全隱患消除了,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提升。
同時,為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目標,2021年穗成村將“上橫大街、上橫東街、上橫西街、初樂街”打造成為垃圾分類示范區域,區內設置垃圾集中收集站點6個,并購買專業廚余垃圾處理設備、新建垃圾分類培訓學堂等,系統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2021年,穗成村完成了包括穗成路沿線整體風貌提升、整村“三線”整治、穗成村種植科普園、陳連橋頭街角公園、黨建文化公園、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等24個項目。去年11月26日,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在東鳳鎮召開,與會代表專門參觀了穗成村的“三線”整治示范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村創建情況。
規劃先行
用心描繪水鄉新圖景
2022年初,村兩委協助設計單位完成了《穗成村2022-2024年總體規劃方案》,改變了本村建設無“作戰圖”的局面?!斗桨浮犯鶕巹澋囊?、各類土地的性質、現有資源特點等明確了村莊定位。在此基礎上,建立2022-2024年特色精品村建設項目庫,做到科學規劃、有序推進。
“如果說穗成村去年的項目是打基礎,今年則是‘以點帶面’,找到存量資源并將其變為資產,發展業態?!贝妩h總支書記何發順表示。今年,村兩委總結一期項目的經驗和不足,規劃了二期16個項目。打開穗成村2022年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項目庫,村史館、水鄉風情街、驛站、田園綜合體、胡同巷、農耕文化風情園、網紅美食街、五人飛艇訓練基地……這些依托于穗成村現有生態、人文稟賦規劃設計的項目,將讓穗成村呈現出自己獨特的美。據了解,穗成村三年共計劃建設48個項目。
▲穗成村計劃打造水鄉農耕特色公園。記者 余兆宇
在推動項目建設方面,穗成村今年還有兩個轉變:一是以往的項目建好了才招商,為打破建好項目招商難的問題,今年嘗試先招好商再做配套;二是由村委“包辦”到引進專業公司,例如正在打造的孖水天后宮商業文化街、迎陽路夜市等項目都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專業公司經營,做到精準服務、專業運營、提高效益。
村民唱主角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村莊的改造是由一個個具體項目組成的,具體實施什么項目,決定了村莊未來的模樣。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穗成村兩委今年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參與度,召集全村10個生產隊隊長、隊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了解村民的需求,將村民最關心的修橋補路、打通斷頭路、安裝路燈、種樹、清理衛生死角等問題列清單,分類納入項目,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
為進一步引領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今年5月10日,穗成村召開鄉村振興促進會成立大會,會員由社會各界熱心鄉村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受群眾認可的鄉賢,有專業技術的青年人才等16人組成,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鄉村振興為村民而興、鄉村建設為村民而建。正是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穗成路和迎陽路之間的一處斷頭路打通且拓寬了;垃圾堆放點變成了穗成村種植科普園;雜草叢生的空地變成了生態農業采摘園;閑置土地變成了五人飛艇訓練基地;衛生黑點建成了17個“四小園”。今年年底,上閘街將鋪上瀝青、裝上更多的路燈,驛站和長者活動中心將服務更多村民,一項項“民心工程”讓群眾從心底支持村莊建設。
▲穗成農業科普園。記者 余兆宇
拓展新業態
帶領游客深度感受水鄉特色
秋天的和穗濕地公園綠樹蔥郁、青草茵茵,不時還有白鷺從水面飛過,是附近鎮街居民的休閑勝地。這里曾是一片灘涂,零星分布著魚塘,因經常遭遇水淹,后東鳳鎮將其改造成了占地面積約555畝的生態公園,每逢節假日都吸引大量的周邊游客到此游玩。
為了將人流紅利轉化為村民增收的渠道之一,穗成村正在做一系列的籌劃。首先,依托和穗濕地生態公園和孖水天后宮品牌效應,打造觀光休閑并富有民俗特色的文化商業街。并通過孖水天后宮商業文化街串聯起林果采摘園、休閑垂釣區、特色美食街等項目,把游客引到村里游覽、消費,深度感受鄉村風情。水鄉風情街、網紅美食街改造工程、驛站、田園綜合體、胡同巷周邊景觀提升等工程也將“串珠成鏈”,進一步豐富穗成村的內涵,吸引游客“進村入巷”。
▲穗成村天后宮,到了晚上旁邊長廊會吸引不少商販在此經營,使這里頗有煙火氣。記者 余兆宇
“希望借助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改善穗成村人居環境,增加村集體收入,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焙伟l順說。下一步,穗成村將深入挖掘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文化,借助天后宮“延壽堂”齋菜、“二叔公”燒烤、“和泰棟企雞”等美食名片持續帶動鄉村產業和文旅消費,與休閑、農業等其他業態形成良性互動;在街頭巷尾合理布局書屋茶棧、咖啡小屋、創意工坊、果蔬采摘等特色小景,不斷滿足群眾休閑體驗和文化消費的需求;打造周末文旅品牌,策劃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發展文創產業,培育鄉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專家點評
鄉村建設應引導村民積極參與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中山市慧農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紅輝認為,現階段,一方面村民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的積極性不高,很少參與項目的籌劃和設計。另一方面,在鄉村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各利益主體的訴求不同,容易出現少數村民利益難以滿足,從而影響整個鄉村建設項目實施推進的現象。
穗成村今年在總結去年經驗的基礎上,從一開始就召集全村10個生產隊隊長、隊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了解村民的需求,將村民最關心的修橋補路、打通斷頭路、安裝路燈、種樹、清理衛生死角等問題列清單,分類納入項目,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徹底改變了過往“干部干、群眾看”的局面,群眾現在從心底支持鄉村建設。
鄉村建設的本質目標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村民既是鄉村建設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應該積極引導他們加入鄉村建設,想辦法激活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大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會更強。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吳森林